斯德哥爾摩(瑞典語:Stockholm,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發音(說明·資訊),當地華人有時稱其為斯京),瑞典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瑞典王國政府、國會以及瑞典王室的官方宮殿都設在斯德哥爾摩。它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
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斯德哥爾摩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館和名勝,包括歷史、民族、自然、美術等各個方面。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擁有眾多大學,工業發達。
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從1901年開始,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隆重儀式,瑞典國王親自給獲諾貝爾獎者授獎,並在市政廳舉行晚宴。
諾貝爾紀念館
斯德哥爾摩歷史
根據最早的史料記載,大約在1252年,斯德哥爾摩是鐵礦交易的一個重要地點。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在瑞典語中是指木頭(stock)和小島(holm),這座小島就是現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老城。
斯德哥爾摩據說是由比爾格·雅爾(Birger Jarl)建立的,目的是抵擋外國的海軍的侵犯和阻止梅拉倫湖邊上的錫格蒂那城的掠奪。城市選的位置是天然良港,適合船隻停靠。
1690年,斯德哥爾摩是商業的繁華之地。中間就是現在的老城。
這裡小七買不起^^
斯德哥爾摩的戰略和經濟的重要性,使其在卡爾馬聯盟盟主丹麥國王和瑞典國內獨立派的角力中變得重要。1520年,丹麥占據了斯德哥爾摩。同年的11月8日,丹麥人發動一場排除敵對勢力的屠殺,史稱斯德哥爾摩大屠殺。這場屠殺引起了很多暴動,最後導致了卡爾馬聯盟的破裂。
1600年,斯德哥爾摩的人口達到了1萬。17世紀,瑞典成為歐洲的一個主要勢力。1610年到1680年,人口增長了六倍。1634年,斯德哥爾摩成為瑞典國王的官方首都。隨著貿易條款的制定,斯德哥爾摩基本壟斷了外國商人和其他瑞典人的交易。
在1713年到1714年間,斯德哥爾摩爆發了黑死病。在1721年大北方戰爭結束之後,城市的很多地方都遭到了破壞,城市的發展也相應停滯了,人口停止增長,經濟增長緩慢。然而,斯德哥爾摩還是保留了它作為瑞典的政治中心的地位。在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的領導下,文化也繼續發展。皇家歌劇院就是那個時期建築的優秀代表。
19世紀後半葉,斯德哥爾摩重新恢復了經濟領先的地位。新的產業出現,斯德哥爾摩成為重要的貿易和服務中心,同樣也是瑞典重要的關口。那個時期人口增長迅速,主要是外來移民的迅速增長。到十九世紀末,只有40%的居民是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城市的版圖也不斷擴大。很多科學研究所在19世紀成立,包括卡羅琳醫學院。
20世紀後期,斯德哥爾摩成為一個科技領先的,多人種的現代化城市。很多舊的建築被拆除了,更多新的建築建立起來。在這個世紀,很多產業從原來的勞動密集型轉變為高科技和服務的產業。
斯德哥爾摩主城由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通過70多座橋聯繫成一個整體,以老城為界,將梅拉倫湖劃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側為淡水,東側與波羅的海相接為鹹水。斯德哥爾摩以東是2萬4千座島嶼組成的群島。因為和義大利威尼斯依樣同為水鄉,所以被譽為北歐威尼斯。除了風景秀麗,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型經典建築、廣大的綠地與水路,成為北歐遊客最多的城市之一。
斯德哥爾摩為岩石地質,市區地面高。堅硬的岩石地質一方面有利於房屋建設,房屋基礎部分可以相對簡單,一方面又不利於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諾貝爾研製炸藥的原始目的即為了方便工程人員開山築路和修建隧道。
經濟: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經濟中心,其工業總產值和商品零售總額均佔全國的20%以上。擁有鋼鐵、機器製造、化工、造紙 、印刷、食品等各類重要行業。全國各大企業的總部有45%設在這裡。
服務業是斯德哥爾摩最大的產業,提供了大約85%的就業職位。幾乎沒有重工業在斯德哥爾摩,使它成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大都市之一。
很酷交通警察
西斯塔開發區
城市北部的西斯塔衛星城是北歐最大的資訊科技中心,不僅瑞典本國的通訊巨頭愛立信,多家世界一流的計算機、電子、通訊企業如微軟、IBM、諾基亞、惠普也在此落戶,中國的華為通訊,中興電子等也在此設有研發基地。
斯德哥爾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瑞典主要的銀行的總部都在這裡,包括北歐銀行、瑞典銀行、瑞典商業銀行和北歐斯安銀行(SEB)。大部分保險公司如斯堪的亞保險公司(Skandia)的總部和瑞典股票交易中心也設在斯德哥爾摩。[8]
城市西南部的宜家超市是世介面積最大的宜家超市。
最近幾年,旅遊業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產業。根據Euromonitor的調查,斯德哥爾摩是第二多遊客到訪的北歐城市,每年約有一百萬名遊客。[9]
教育[編輯]
皇家工學院校園
18世紀,斯德哥爾摩開始了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如斯德哥爾摩氣象台就是那個時期建立的。1811年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正式成立,現在是每年負責評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學校。皇家工學院建立於1827年,現在是瑞典最大的技術高等院校。斯德哥爾摩大學於1878年成立,1960年被授予大學的稱號,2004年一共有35,000學生。斯德哥爾摩大學合併了很多其它歷史悠久的院校,如天文台、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植物園。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建立於1909年,是瑞典少數私立高等院校之一。
在藝術方面,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成立於1771年。斯德哥爾摩皇家藝術學院同樣歷史悠久,成立於1735年。斯德哥爾摩戲劇學院,前身是皇家戲劇院,葛麗泰·嘉寶曾在這裡就讀。其它學校如斯德哥爾摩工藝美術學院(Konstfack),成立於1844年,還有歌劇學院,舞蹈學院等。
謝德托爾學院成立於1995年,是斯德哥爾摩南部的一所綜合性院校,其它的學校大部分在北部。
高等學校[編輯]
斯德哥爾摩大學
皇家工學院
卡羅琳斯卡醫學院
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Kungliga Musikhögskolan i Stockholm)
斯德哥爾摩皇家藝術學院(Kungliga Konsthögskolan i Stockholm)
謝德托爾學院(Södertörns högskola)
斯德哥爾摩戲劇學院(Teaterhögskolan i Stockholm)
斯德哥爾摩工藝美術學院(Konstfack,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 Crafts and Design)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
斯德哥爾摩老城
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部分是老城,它主要建造在Stadsholmen島上。它保留了中世紀的街道系統,兩條主路東長街(Österlånggatan)和西長街(Västerlånggatan)交叉橫貫整個島,還有一些小路通往岸邊。島上有名的建築包括巨大的德國教堂(Tyska kyrkan),一些公館和宅邸,如貴族院(Riddarhuset,諾貝爾的住宅)等。
1998年斯德哥爾摩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
旅遊[編輯]
老城(Gamla Stan),老城是位於市中心的小島。長寬都差不多在600多米,處於梅倫湖和波羅的海的分界處。斯德哥爾摩城就是從這個島發展起來的,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城裡最古老的建築幾乎都在這個島上。主要建築有皇宮、大教堂、廣場和老交易所等。廣義的老城區範圍還要包括附近的騎士島和聖靈島在內。
皇宮(Kungliga Slottet)是瑞典國王 的王宮,及國賓接待儀式和盛典的舉辦地。皇宮的所在地在13世紀的時候是個叫「三王冠」的要塞。當時的國王瑪格努斯(Magnus)掌管了瑞典、挪威和斯科納三個王國,於是就用「三個王冠」的名字做象徵。從1692年開始建造這座宏大的宮殿。工程持續到1754年皇室才正式搬進居住。皇宮對外開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館,珍寶館,三王冠博物館,皇家兵器館。在平時的中午12點和周日及節假日的13:10還舉行隆重的皇家衛隊換崗儀式。
綠色尖頂的大教堂(Storkyran),建於13世紀,是斯德哥爾摩城最古老的教堂。皇家婚禮和加冕儀式在此舉行。教堂內部裝飾有北歐最古老的木雕。教堂前的方尖碑是為紀念斯德哥爾摩市民支持瑞俄戰爭而建。
1776年的老交易所(Börsen),如今瑞典文學院也在此辦公,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就是在這裡評選出來並對外公布的。
交易所前面是大廣場(Stortorget),中世紀時這裡是老城的集市中心。由於這裡是城裡最熱鬧的地方,行刑示眾也在此舉行。1520年的斯德哥爾摩大屠殺事件發生於此,事件中有94位瑞典貴族、主教和平民在三天內被入侵的丹麥人砍頭示眾。廣場中間有一口老水井,當時附近的居民靠此井水生活,不過到19世紀就乾涸了。
市政廳(Stadshuset),位於國王島(Kungsholmen)靠近老城的水畔。為通體棕紅色磚結構,106米高的鐘樓頂上是金色的三王冠。建於1911-1923年的市政廳內部有議會大廳,藍廳是每年諾貝爾獎金頒獎儀式結束後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另一金色大廳(Gyllene Salen)牆面有1800萬多塊黃金和小塊玻璃拼成的馬賽克畫。
騎士島(Riddarholmen)緊挨著老城西面的小島。這裡曾經在17世紀瑞典最強大的年代時,是有勢力的騎士和貴族們居住的府第和公寓。如今多半的建築都成了政府機構的辦公樓。 島上有高大的騎士島教堂,建於13世紀的教堂是瑞典君主和貴族埋葬的地方。還有最高法院,萬格斯卡宮,城裡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的比爾耶爾亞爾圓塔。
皇后島(Drottningholm),距市中心15公里。皇后島屬於皇家領地,是瑞典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風景點。主要的景點包括皇后島宮、宮廷劇院、中國宮和花園。
文學[編輯]
和斯德哥爾摩相關的文學家包括:詩人和歌詞作家卡爾·麥可·貝爾曼(1740年-1795年),小說家和戲劇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年-1912年),小說家雅爾瑪·瑟德爾貝里(Hjalmar Söderberg)(1869年-1941年)。其它的名人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埃溫特·詹森(1900年-1976年),流行詩人和作曲家埃弗特·陶貝(1890年-1976年)。小說家皮爾·安德斯·弗根斯特姆(1917年-1998年)寫了一系列的小說描繪19世紀到20世紀中期斯德哥爾摩的生活。
建築
騎士島教堂,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建築
城市最古老的地方是在一個小島嶼上的老城。現在仍舊保留了原來的中世紀的街道。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建築是13世紀後期建造的騎士島教堂(Riddarholmen)。1697年一場大火將中世紀的城堡燒毀,重建的斯德哥爾摩皇宮是巴洛克風格。斯德哥爾摩大教堂是斯德哥爾摩主教的轄地,就在皇宮邊上,它建於13世紀,18世紀重修。
15世紀,城市就開始向外擴張,從原來的島嶼擴張到在周邊的島嶼和陸地。19世紀工業化時期,城市迅速發展,整體規劃和設計受一些大的城市如柏林和維也納的影響。那個時期的著名公共建築包括瑞典皇家歌劇院。
20世紀,新的建築風格興起。城市的風格由最初的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現在轉成新藝術運動風格。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是其中的代表,由拉格那爾·厄斯特貝里(Ragnar Östberg)設計,建造時間從1911年到1923年。其它的建築包括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和斯庫格墓地。
1950年代,城市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斯德哥爾摩開始建造地鐵。隨著新的郊區不斷擴展,市中心的一個相當大的部份也被重新設計。1960年代商業中心賽格爾廣場建成。周邊的知名建築包括文化宮(Kulturhuset)、城市劇院(Stadsteatern)和國家銀行。
博物館
斯德哥爾摩是世界上博物館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共有70多個博物館。
瑞典國家美術博物館裡面收藏了16,000幅畫和30,000件手工藝術品。
瑞典現代藝術博物館是瑞典國家級博物館,主要收藏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如巴伯羅·畢卡索和薩爾瓦多·達利。
其它有名的博物館:
斯德哥爾摩城市博物館
斯康森露天民俗博物館是一座室外博物館,建於1891年。
瓦薩沉船博物館
劇院
在斯德哥爾摩所有的劇院中,皇家戲劇院是歐洲最著名的劇院之一。瑞典皇家歌劇院建於1773年。其它有名氣的劇院包括斯德哥爾摩城市劇院、人民歌劇院、現代舞劇院、中國歌劇院、奧斯卡劇院等。
媒體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媒體中心,一共有四份國家日報、一個公共電台(瑞典電台)和電視台(瑞典電視台)。其它的主要的電視機構的總部也在斯德哥爾摩。所有主要的雜誌的總部同樣位於斯德哥爾摩。最大的出版社是邦尼集團(Bonnier)。
交通
斯德哥爾摩位於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中心位置,與奧斯陸、哥本哈根、赫爾辛基、塔林、里加的直線距離都在500公里以內,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公共運輸
斯德哥爾摩地鐵Hötorget站
斯德哥爾摩有北歐地區規模最大的公共運輸系統,包括地鐵、郊區鐵路:pendeltåg、兩條市區鐵路:Roslagsbanan和Saltsjöbanan、三條輕軌系統:Nockebybanan、Lidingöbanan和Tvärbanan、電車:Spårväg City,還有大量的公共汽車線路,以及航行於市內的動物園島渡輪。
除了機場巴士、地鐵和機場鐵路外,所有的陸路交通由SL公司負責管理運作,SL公司由鐵路、輕軌、公共汽車和輪渡公司等聯合組成,每天運送旅客60多萬人,城市中每十人就有四人是通過SL在市內通勤,尖峰時段更是達到七人。地鐵是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三條輕軌系統則是由威立雅運輸集團營運。
SL公司在整個斯德哥爾摩省有一個公共的票務系統,這樣就可以方便地不用多次買票就可以在不同類型的交通工具上乘坐。票一共有兩個大類,單程票和旅行卡,兩種票都可以在票的規定時間內在斯德哥爾摩地區無限次乘坐。單程票26瑞典克朗,有效期為1小時。旅行卡種類很多,有效時間從24小時到1年。30天有效的旅行卡價格為790瑞典克朗。兩種票對學生、2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65歲以上的老人都有折扣。
鐵路
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鐵路中心,其中央車站是北歐地區最繁忙的火車站,每天有近1000班火車停靠,日運送旅客19萬(2001年數據[1])。每日有連接挪威奧斯陸和丹麥哥本哈根的火車出發,以X2000列車前往哥德堡只須3小時。
公路
斯德哥爾摩是北歐高速公路的樞紐。歐洲E4公路、歐洲E18公路和歐洲E20公路都通過這裡。
輪渡
斯德哥爾摩有發往芬蘭的赫爾辛基和圖爾庫、愛沙尼亞的塔林、拉脫維亞的里加、還有奧蘭群島輪船航班。從1998年以後,去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的輪船航班取消了。如果要坐船去聖彼得堡的話必須通過赫爾辛基轉船。
斯德哥爾摩遊船
斯德哥爾摩也有渡輪前往斯德哥爾摩群島各島嶼。
斯德哥爾摩到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有多條豪華郵輪航線,由維京郵輪公司(Viking),芬蘭詩麗亞郵輪公司(Silja)等多家公司經營。維京郵輪(Viking line)在淡季有很多免費票來往芬蘭各地。
機場
國際和國內航班
斯德哥爾摩-阿蘭達機場
斯德哥爾摩-布魯瑪機場
斯德哥爾摩-斯卡夫司塔機場
斯德哥爾摩-韋斯特羅斯機場
城市以北的阿蘭達國際機場是北歐地區最大的機場,有航線直達40多個瑞典城市城市以及世界各大主要城市。
彩虹巴士(Flygbussarna)來回穿梭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和所有機場,阿蘭達快速火車運行於阿蘭達機場和斯德哥爾摩中心。
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
右邊女士也太強了...
火車座位平穩性相當舒適
博物館
斯德哥爾摩是世界上博物館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共有70多個博物館。
瑞典國家美術博物館裡面收藏了16,000幅畫和30,000件手工藝術品。
瑞典現代藝術博物館是瑞典國家級博物館,主要收藏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如巴伯羅·畢卡索和薩爾瓦多·達利。
其它有名的博物館:
斯德哥爾摩城市博物館
斯康森露天民俗博物館是一座室外博物館,建於1891年。
瓦薩沉船博物館
瑞典 瓦薩號 Vasa
瓦薩號的左舵船首
服役概略 (瑞典) 瑞典艦旗
龍骨安放: 1626
下水: 1628
結果: 打撈,現為館藏船艦
技術數據
噸位 ca. 1,200公噸(2,600,000英磅)
全長 69公尺(226英尺)
全寬 11.7公尺(38英尺)
高度 52.5公尺(172英尺)
吃水 4.8公尺(16英尺)
動力輸出 帆,1,275平方公尺(13,720平方英尺)
船員 145名水手、300名士兵
武器裝備
64座大炮,包括:
24磅炮 - 48座 / 3磅炮 - 8座
1磅炮 - 2座 / 榴彈炮 - 6座
瓦薩號(「Vasa」或「Wasa」[1])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1626年到1628年間下令建造的一艘軍艦。1628年8月10日,瓦薩號從其建造地揚帆起航,但在航行了不到1海里(少於2公里)後便浸水沉沒。17世紀時,人們曾試圖取回這艘沉船上頗具價值的加農炮,但在後來這艘船便為世人所遺忘。直到1950年代,有人在斯德哥爾摩港一條繁忙航線的一側再次找到了瓦薩號沉船的位置,這引起了公眾的注意。1961年4月24日,瓦薩號龐大的船軀被幾近完整地打撈上岸,並被臨時存放在Wasavarvet(「瓦薩船塢」)博物館中。1987年,瓦薩號被移往斯德哥爾摩的瓦薩沉船博物館展出。這艘船是瑞典最受遊客歡迎的展品之一;至2007年為止,她吸引的遊客數量已超過二千五百萬名。
由於在建造時沒有填入足夠的壓艙物,瓦薩號即便在港口停靠時也不能保持平衡。儘管有著嚴重的結構缺陷,瓦薩號依然被允許起航:不出所料的是,在出海航行不到幾分鐘後,瓦薩號便被一陣微風吹倒,繼而全船傾覆。令瓦薩號匆忙起航的因素來自以下幾個方面:身處國外的古斯塔夫二世急於讓瓦薩號加入波羅的海艦隊備戰;而國王的下屬們則缺少政治勇氣,沒有向國王稟報船隻的結構缺陷,亦未請求將首航時間推延。事後,瑞典樞密院曾組織了一次針對事故的調查,以追查負責人的責任,但最後卻無疾而終。
在1961年的打撈行動中,海洋考古學家們在瓦薩號的船殼周圍找到了大量的人造物品,並發現了至少15具人類遺體。在這些發現物中,有著衣物、兵器、大炮、工具、硬幣、餐具、食物、飲料以及十分之六部分的船帆,這些物品和船隻本身都成為了珍貴的歷史學研究對象,讓人們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瑞典17世紀早期的海上戰爭、造船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瓦薩號的建造帶有明確的弘揚瑞典國威、宣揚國王意志的政治意圖,因此它的內裝極盡繁華奢美。在當時,瓦薩號堪稱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戰艦之一;其船體上裝飾了成百上千的雕刻品,每一件上面都塗有生動的色彩。
在17世紀以前,瑞典只是一個位於北歐邊緣的貧窮小國。但在1611年到1718年間,瑞典出現了一系列富有能力的君主,確立了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體制,建立了高效的軍事機器,從而成為了波羅的海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而其在歐洲政治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這段時期被後世史學家稱為「stormaktstiden」,意為「偉大時代」或「強權時代」。瑞典的史學家們常把當時的瑞典視作傾全國之力發動戰爭的絕佳案例,認為這個北方小國在短短幾十年間便將自身轉變成了一個軍事財政國家。[2]
建造瓦薩號的 右舷在瓦薩號建造的不久前,斯德哥爾摩造船廠是由Antonius Monier與德裔造船監工Henrik Hybertsson所領導。西元1625年1月16日,Henrik 與他的兄弟, Arendt Hybertsson (de Groote),接手了整個造船廠並在不久後接下了四艘船的訂單。分別為兩艘龍骨長約41公尺 (135 ft) 與兩艘約33公尺長(108 feet).[3]
些年之後,造船廠遭逢了財政問題,延誤了船隻建造。但時正逢瑞典海軍在一場暴風雨中折損了十艘船艦。瑞典王憂心地寫了封信給 Admiral Klas Fleming要求其人向Henrik詢問是否能於短時間內建造兩艘較小的戰艦 。在信中瑞典王要求船隻要有37公尺長的龍骨(120 ft)。這給 Henrik Hybertsson一個新難題,在原本訂單中的船艦龍骨大小早已裁切完畢。在西元1626年2月22日, 瑞典王希望新船之尺寸遵循要求。[4] Hybertsson並未親眼見到瓦薩號完工,他在西元1625年底病倒,經過一年的治療但仍死於西元1627年的春天。而監督船艦建造的工作由Hybertsson's的德裔助理Henrik 'Hein' Jacobsson繼續完成。[5]
瓦薩號的船?在約在西元1627年春有才有一定的完整度。在此時瓦薩號才能開始完整建造上層甲板、船尾樓、海軍錘與索具。此時瑞典尚未有成熟建造大型船帆的技術,必需仰賴從法國、德國進口與一些廉價品。帆布大多是用亞麻或麻製成。索具完全由從拉托維亞里加進口的大麻纖維編成。古斯塔夫國王1628年1月蒞臨船廠,這也是他唯一一次登上瓦薩號。[6]
劇院
在斯德哥爾摩所有的劇院中,皇家戲劇院是歐洲最著名的劇院之一。瑞典皇家歌劇院建於1773年。其它有名氣的劇院包括斯德哥爾摩城市劇院、人民歌劇院、現代舞劇院、中國歌劇院、奧斯卡劇院等。
2015/05/31 印度總統慕克吉(中間) 訪問瑞典,巧遇受邀進入歐洲最大宮殿來到斯德哥爾摩,當然要到訪歐洲最大的宮殿-皇宮 (The Royal Palace)
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於西元一九七三年即位為瑞典第七十四任國王(右);
希爾維亞王后(左)(Drottning Silvia,1943年12月23日-),原名希爾維亞·蕾娜特·索梅爾拉特(Silvia Renate Sommerlath),是當今瑞典王后。她出生於德國海德堡,是德國商人瓦爾特·索梅爾拉特(Walter Sommerlath)和巴西女子雅莉絲·索梅爾拉特(Alice Sommerlath)的女兒。
皇宮還有衛兵換崗儀式,士兵每天巡行和換崗的壯觀場面都吸引遊客慕名而來。衛兵換崗儀式在平日中午 12 點舉行,周日及節假日則在 13:10 舉行。
巧遇古董車環城展賽Gardesloppets今年5月31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始於2000年的每年一次的古董車環城展賽Gardesloppets今年5月31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斯德哥爾摩車賽的歷史可追溯到1922年。
親王貝蒂爾(Prins Bertil)是現任國王的叔叔,賽車的愛好者,愛好收集賽車,素有「引擎王子」之稱。去世前他多年擔任瑞典體育聯合會主席。由於親王貝蒂爾對車的興趣,在他的推動下,瑞典於1953年首次建造了11公里長的馬爾默和隆德之間的高速公路,他也是第一個在這條高速公路上飆車的人。為紀念去世的親王貝蒂爾Prins Bertil, 從2000年開始命名環城展賽Gardesloppets為Prins Bertil Memorial。
這是斯德哥爾摩很大型的活動,全瑞典的古董車都可報名參加,上午老古董車在城裡招搖一圈,中午停在公園供人觀賞,總共454輛車參加,最老的是一輛Bentley 產於1926年。最有名的一輛車是1929年的Bugaatti T43,8個汽缸時速達190公里每小時,曾經為貝蒂爾親王擁有,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跑車。
年齡在50年以上的車可參加下午2.5公里的環賽。不是比誰跑的快而是比賽看哪輛車開每一圈賽程的時間最接近4分10秒。獲獎者將由瑞典菲力浦王子(Prins Carl Philip)頒獎。
ABBA 紀念館
ABBA是一支瑞典的流行樂樂隊,在當時他們是瑞典最出名的樂隊。字母縮寫(ABBA)源自於樂隊成員姓名的首字母(字母的排列順序並無規定)。少數時候被記為Abba。在1976以前的樂隊的宣傳材料中,樂隊標誌中的第一個「B」字母就已經被反轉過來了。樂隊在1970前後組建,樂隊成員是比約恩·奧瓦爾斯、班尼·安德森、昂內塔·費爾特斯科格和安妮-弗瑞德·林斯塔德(綽號"Frida")。他們憑藉歌曲《滑鐵盧》在1974年歐洲歌唱大賽中獲勝,他們從此廣泛地為人所知。ABBA於1982年解散。
當天用餐女兒同學推薦道瑞典餐廳
謝謝您點閱^^
留言列表